网站首页 > 正文

有源书院第177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1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6月15日下午14时,有源书院第177次会讲活动在三江源民族中学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鲍鹏山教授,主题为:换一种角度看教育。

主讲人简介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国学之声教育联盟副主席,央视《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卫视 《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学商书院创办人。出版有《寂寞圣折》《中国人的心灵一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孔子传》“水浒系列”(《鲍鹏山品水浒》《鲍鹏山新批水浒传》《江湖不远》)“孔子三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经典导读系列”(《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开讲》)等著作三十多部。《光明日报》《中国周刊》《美文》《寻根》(高中版)等多家杂志《走进孔子》《中学生阅读》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6年被评为“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

鲍鹏山教授开宗明义,他坦言道,教育是个不好谈的话题,我们在一个固定的环境里待久了,即便刚开始不认可某些观点,久而久之,也会习惯,逐渐趋于认同,并维护它。今天,之所以讲换一种角度看教育,一是试图跳出固定体系,站在体系外看教育。二是为在座的各位老师、听友提供一个思考教育问题的不一样的角度。


什么是好的教育?


鲍教授认为,教育是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功能性,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就目前的教育而言,学习好像只是为了考试、工作,生活、乃至于人与人的交际等等,整个教育全部被工具化、功能化、过程化了。我们把自己变成了“器”,变成了功能性的存在。然而人是本体性存在。人不能说因为丧失了劳动能力就把他抛弃了。

什么是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指的是让人获得人的本质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人生的境界上来判断什么是大学。人生的境界、生命的境界分为三个:谋生、谋智和谋道。

谋生是最低境界,这并不是说这个不重要,我们需要一技之长来解决生存的问题。但如果但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和动物的区别就不大,甚至我们还不如动物,动物天生就带有一技之长。谋智,我们用文字把这个世界符号化了。我们开始学习知识了,这就和动物不一样了。这是物理世界。谋道,除了物理世界,还有伦理世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不言而喻的道理,是价值观的教育。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谋生的境界。正好把人生三个境界颠倒过来了。幼儿园在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小学在进行知识教育,而大学变成了专业技能教育。

鲍鹏山教授在《好的教育》序言中说: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类的教育在最初状态下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人生是需要功利的,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只是我们生命中的底线,它不代表我们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们人生最终追求的那个理想的境界。所以教育首先要有“高尚的内容”。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让手拥有某种能力,“高尚的内容”能让你的头脑有更强的思维能力。


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鲍教授先后通过孟子的“四心”和孔子的“兴观群怨”来说明。什么是素质?孔子、孟子都已经讲了。孔子讲的素质,就是“兴、观、群、怨”,有情怀;有观察力、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一个人是否有情怀、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孟子的“四心”即为: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如今所有的大学都是按照专业来分的,一进大学就要选专业。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培养目标。但耶鲁大学有一任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孔子就表达过完全相同的意思:君子不器。十年前鲍鹏山教授在北大做演讲,北大一个法律系学生问鲍教授,什么叫“君子不器”?鲍教授拿法律专业举例,假设你通过四年的学习只掌握了一些法律专业的基本常识、基本知识,你就是“器”,是不合格的。相反,良知、判断力,对于法律专业的人来说可能比知识更重要。君子不器,“器”只有功能,而君子是一个人,人有他的主体性,有自己的德行、良知和判断。现在的我们很容易被工具控制,变成工具的延伸。

而孔子从来不向学生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只有一个学生问过老师专业问题,樊迟请学稼,子曰:“我不如老农。”樊迟说,请你告诉我怎么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农民。大家要知道,樊迟既然拿种庄稼来问孔子,就说明孔子是懂的,孔子少年时候家境很艰苦,确实会种庄稼。樊迟知道他懂才会去问。但是孔子拒绝回答,说我不如老农。这个话是绵里藏针的,语气里已经有了很大的不满。但樊迟的反应有点迟钝,老师已经声音不好听了,脸色不好看了,他却还没发现。他接着又问了一个更傻的问题:老师,那请你告诉我怎么种白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樊迟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老师不高兴了,赶紧走。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大学教我们专业知识,有用的知识,让我们了解符号世界,但在符号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伦理世界。这就要提到沉默价值,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沉默价值,这个世界就无法正常运行了。除了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之外,都是沉默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理智的教育。何为理智,理就是理性,智就是判断。教育就是要使人有理性的自我判断。人生的很多问题是不能被解决的,只能去理解很多问题。世界的很多问题是难的,教育就是让人有理解世界的能力。教育是发挥人的主体性,丰富的个性,自由的意志。

《中庸》第十四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里并不是说君子把这个世界上的难题都解决了,而是找到了一条理解世界的道路,与世界和解。我们人生最难得的是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正确认识世界和他人;二是正确认识自己;三是正确处理自己和世界和他人的关系。

“永恒学科”和“永恒课程”

鲍教授谈到“永恒主义课程观”和“永恒学科”。永恒学科主要指历代的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伟大思想家”的著作。这一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赫钦斯、阿德勒、英国利文斯通、法国阿兰。要理解永恒学科,记住两点,一是人性不变,二是教育的本质不变。因推理能力是人最显著的特点,故教育应集中于发展人的理性的官能;因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且不变的,故教育应培养的唯一适应力是适应真理的能力;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应教儿童学习能使他们认识精神和物质世界之永恒事物的那些基础课程;最好从名家杰作中学习这些永恒事物。所以,美国赫钦斯认为,每个受教育者都应知道希腊人和罗马人以及中世纪伟大思想家的巨大成就,西方世界的巨著适用于知识的每个部门。他认为“理想的教育不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不是一种直接指向需要的教育。他不是一种专业化的教育或职业教育;他不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而是用于发展理智的教育。”在永恒主义者看来,“学校教育成了各种职业教育的拼盘”,知识传授及技术训练替代了真、善、美培养的首要地位,造成了“文明的精神基础”的丧失及善恶标准的混乱,使人“常常被当代的潮流卷进去随波逐流”。中国古代就是永恒教育,在唐朝以前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宋朝以后是“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因而人的本质是需要通过教育获得的,所以要接受人文学科教育,人文学科就是永恒学科。而永恒学科下面有永恒课程。

永恒主义课程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智;内容是名著课程,名著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好途径;名著的定向是概念的理论的,非技术的,应用的;阅读名著是一项很好的理智训练,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世界。然而现在对名著的阅读趋向于碎片化、知识化,而非整体的感知,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当然了,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首先不是现在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现在有没有这个愿望。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老师都像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但我们能否有这个目标?很多时候,我们确定目标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出发。只要有这个目标在,我们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

鲍鹏山教授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让在座的各位了解到教育还有另外一种结果,另外一种思路,给大家提供了在“从来如此便对吗?”的固定思维之外的一种思考角度。

讲座结束后,鲍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让我们进一步明白,教育的理想状态,不是每一步的结果都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不是尽量达到这个目标,而是朝不朝这个理想的状态去努力,力所能及地把能力都发挥出来,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好。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维多利亚vic119